台灣崇真會的前身為「台北客家福音中心」創立於1973年,創堂牧師為彭德郎牧師(AD1943-2001)。彭德郎牧師來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後因看見向客家廣傳福音的異象,開始向在台北的客家青年傳福音,彭德郎牧師提到上帝用聖經以斯帖記四章14節向他啟示:「要為客家同胞負起傳福音的責任」。台灣崇真會的創立宗旨是「向客家人傳揚福音,進而參與國內、外宣教事工,完成主的大使命」。
基督教台灣崇真會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Hakka Chong Zhen Churches of Taiwan
1973年因著拯救台北客家靈魂的需要,主僕彭德郎牧師開拓了第一間以向客家人傳福音為異象的教會,名為台北客家教會。
In 1973, with the vision of saving the unreached Hakka souls in Taipei, God’s servant, Pastor Peng De-Lang, planted the Taipei Hakka Church. It was the first church founded specifically for the purpose of reaching out to the Hakka people in Taipei.
1981年得到瑞士巴色差會及香港崇真會的贊助,購得台北羅斯福路現址。為紀念並傳承瑞士巴色差會對客家宣教的精神,採用其在大陸及香港所建立基督教會崇真堂之名稱, 將台北客家教會改名為台北崇真堂。
In 1981, with the help of Basel Mission in Switzerland, and the Tsung Tsin* Mission of Hong Kong, a property was purchased on Roosevelt Road, and it is where the church stands today. Later the Taipei Hakka Church was renamed to Taipei Chong Zhen* Church in remembering Basel Mission’s generous contributions in the planting of Tsung-Tsin church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1987年台北堂與拓植出去的平鎮、雙和兩堂,聯結成立基督教台灣崇真堂聯會。之後堂會陸續增加,其中有國外宣教士開拓成功後加入的,也有本會自行開拓的。
In 1987, the mother church in Taipei and the two churches that were planted in Ping-Zhen and Shuang-He merged to form the Taiwan Christian Chong Zhen Churches Association. Later, more churches planted by foreign missionaries, and the Association also joined the Association.
2010年更名為基督教台灣崇真會。
In 2010, the name of the Association was changed to the current name:Hakka Chong Zhen Churches of Taiwan.
祈願台灣崇真會繼續致力於得著客家寶貴靈魂。
May all the churches of Hakka Chong Zhen Churches of Taiwan continue to persevere in preaching the gospel to save many more Hakka souls.
*崇真Tsung Tsin (Cantonese), Chong Zhen(Mandarin)
1973年,彭德朗牧師從台北溫州街的佈道所,開啟了崇真會的客家福音工作。在幾年之內教會人數增長,受到同為關注客家宣教的香港崇真會與巴色會的支持,於1981年建立現在的台北崇真堂客語教會會堂。
崇真堂以都市教會的力量,投入客庄地區教會的開拓與宣教工作,在1988年以崇真堂聯會的形式聯結各地宣教工作,聯會的教會遍及雙北與桃竹苗的客家地區與都市區,目前共有15個堂點,並且也得到來自美國、香港、韓國等海外差會宣教師的支持、協助教會經營。2010年,聯會為感謝香港崇真會對客家文化與宣教的認同,將組織正式更名為「臺灣崇真會」。
演變:1973台北客家福音中心➤1981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
➤1987台灣崇真堂聯會➤2010台灣崇真會
台灣崇真會的名稱經歷多次的更改才有今天這樣的總會名稱,從原本的獨立教會「台北客家福音中心」,後來接受瑞士巴色差會與香港崇真會的協助,為了答謝此兩會在當初購堂時的金錢資助,因此將名稱改為「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按:台灣崇真會既不隸屬巴色差會,也非香港崇真會的分會,只是服事客家人、向客家族群宣教之理念相同,並且為要持續關心客家宣教,與全球接軌,持續從事普世客家事工,而於當初創立台北市首間客家教會時就認同並採用此”崇真“為教會名。惟台北崇真會與香港崇真會每年持續互有拜訪會議交流、分享代禱支持客家宣教事工),後來隨著平鎮崇真堂、雙和崇真堂的開拓,使得教會開始思考教會的組織架構,於1987年底召開第一次聯會委員會,將名稱改為「台灣崇真堂聯會」,聯會首任會長由邱玉俊長老擔任(彭德郎,1998b:15)。爾後台灣崇真堂聯會的教會組織秉持著三個擴展教會的方式:1.聯會自行開拓教會、2.聯會與其他教派團體合作開拓教會、3.接納獨立教會或其他教派團體的教會,於2010.10.24 正式更名為「台灣崇真會」,至2011年為止,台灣崇真會共有13間教會。
台灣崇真會(全名為『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崇真會』,簡稱「台崇會」)的組織設有董事會與委員會,董事會設有9位董事,由9位董事遴選董事長一職,首位董事長由邱玉俊長老擔任;而委員會設有委員若干名,且由委員會之各委員當中遴選會長一職,首任會長由彭德郎牧師擔任(彭德郎,1998b:16)。委員會轄下設有會長、書記、會計各一人,且按事工分組為差傳組、傳道組、家庭組、開拓組、兒童組、青年組、行政組、婦女組、禱告組等,各組設組長一名,委員會每半年擇期開會一次;台灣崇真會轄下各自立堂會得選任長老、執事或同工若干名,協助處理教會事務,未自立之堂會則以同工會運作之(基督教台灣崇真堂聯會編,2006:3-6)。
* 1973年10月7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彭德郎牧師創立「台北客家福音中心」。
* 1981年4月25日『台北崇真堂客家教會』成立,由巴色會母會及香港崇真會協助,舉行新堂奉獻禮暨按立彭德郎先生為牧師
聖職典禮。
* 1984年7月15日「客宣少年福音隊」在平鎮山仔頂,以「山楓福音小憩」佈道所(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客家宣教中心)之 名,由神學生葉純谷帶隊開始開拓;同年10月1日起,台北崇真堂接養,改名為「山仔頂崇真堂」,由神學生溫永生接續帶 領開拓事工。於1989年4 月16日舉行自立感恩禮拜,並按立溫永生牧師。完成建堂後,於1994年7 月17日舉行十週年紀念 及 獻堂感恩禮拜。為了擴大與突破,於1999年10月3日舉行「十五週年紀念」時,更名為「平鎮崇真堂」。
* 1987年台北崇真堂分設雙和崇真堂,目前由余慶榮牧師牧養。
* 1989年開拓頭份崇真堂。
* 1989年台北崇真堂黃金湖長老遷居三峽大埔里,當時該地無教會,於是以家庭小組的方式開設聚會,後成立大埔崇真堂, 目 前由馮聖鈞牧師牧養。
* 1993年接納由美國效力會所開拓的三義福音中心,是為「三義崇真堂」。
* 1994年桃園平鎮「山仔頂崇真堂」獻堂。(後於1999年10月更名為「平鎮崇真堂」)
* 1995年由平鎮崇真堂開拓龍潭崇真堂。
* 1996年接納美國國際差傳協會(SEND International)宣教士潘天信牧師所設立的中壢客家福音中心,成為中壢崇真堂。 (2020年5月1日中壢堂退出台灣崇真會)
*1996年與美國國際差傳協會合作開拓新竹「新豐崇真堂」。
*1997年10月5日設立楊梅崇真堂,開創時:由彭榮光、蕭淑華牧師夫婦及美國國際差傳協會差派香港謝杏珍宣教士配搭,一 起在楊梅客庄服事;並在2003年自立為獨立堂會。第二任:陳聆理、李秀琪牧師夫婦自2004年8月接任迄今。
* 1998年底成立內壢崇真堂,由香港中華福音使命團宣教師周成牧師牧養。2014年更名為「內壢榮美崇真堂」。
* 2006年4月12日為響應客家十年(2005-2014)倍加運動,由平鎮崇真堂與差會合作開拓青埔崇真堂。 (惟青埔堂於2018年由平鎮堂交給聯會接管,聯會經評估後目前暫停聚會)
* 2006年9月中壢崇真堂弟兄出借SOGO附近店面成為福音小站,名為「福音園地」,開設英文班、吉他班及福音查經,2008 年1月「福音園地」更名為「基督教六和崇真堂」,成為台灣崇真會第13 間堂會。
* 2020年七月開拓屏東內埔崇真堂,主要為屏東美和地區的大學、中學和小學及客庄百姓的信主門徒建立。
* 2022年7月31日「山城崇真堂」成立。前因台中石岡「山城基督教會」長期沒有牧者,由崇真會各堂會牧者輪流支援,後於 2022年五月底平鎮堂高文清傳道經由禱告後的感動(家人全力支持)、上帝話語指引(申31:8;啟3:7-8)及屬靈夥伴(長輩)的支持 (平鎮崇真堂長執會、崇真同工會通過決議)等印證,而決定前往主責,至此山城基督教會加入台灣崇真會,成為山城崇真 堂。(後因開拓理念差異,2023年7月1日山城教會退出台灣崇真會,山城堂暫停開拓)
* 2022年11月5日苗栗「竹南崇真堂」獻堂,負責牧者為劉晨煜傳道,為第13間堂會。(前因中壢、青埔、山城崇真堂均已退 出台灣崇真會,故仍為第13間)
* 2023年7月2日桃園平鎮「平南崇真堂」獻堂,負責牧者為劉駿杰牧師,為第14間堂會。
* 2023年11月1日設立「鶯歌崇真堂」,負責牧者為高文清傳道,為第15間堂會。
崇真會信仰
我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三位合一、唯一真神,創造及掌管宇宙萬有的主宰;父、子、聖靈,同位同權、同榮同尊、永活永存。
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由聖靈感孕,藉童女馬利亞生,兼有神、人二性,以無罪之身被釘十字架死,擔當世人的罪,第三日復活,四十日升天,在父上帝右邊,為眾聖徒祈求。
我們相信聖靈向人啟示真理,叫人知罪悔改,藉信靠基督得聖靈所賜新生命,並長居信徒心中作保惠師,慰導信徒,使之成聖。
我們相信舊新兩約聖經都是上帝默示人類的旨意和完全的啟示,正確無誤,是信徒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權威。
我們相信人原是按上帝之形像被造,後因犯罪而墮落,本性敗壞,與上帝隔絕,惟有藉賴上帝與人之間唯一中保耶穌基督代贖之功,方能得救。
我們相信罪人因信稱義。人得救不是本乎自己的善行,乃是本乎上帝所賜的信心,信靠上帝在基督耶穌裡所成就的救恩,並蒙悅納成為上帝的兒女。
我們相信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由所有蒙恩得救之信徒組成,負有教導真理、建立信徒、愛中團契、廣傳福音、在社會中彰顯上帝慈愛及公義的使命。
我們相信所有信徒皆有祭司的身份和職事。
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必會再來,審判活人死人;信徒會承受永生,不信者則被定罪,新天新地隨而開始。
※此信仰條文乃根據《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亞他那修信經》、《奧斯堡信條》及《海德堡教義問答》所製定。本文摘自香港崇真會。
崇真會教制
一般教會體制分別有四種:「主教制」、「教皇制」、「公理制」與「長老制」。崇真會是採用「長老制」而非一般信義宗教會所採納的「主教制」。我們崇真教會的組織乃是長老制,即改革宗教會的體制。然而純粹的信義宗教會,基本上則屬於「主教制」。崇真會所以採取長老制,乃是因為巴色母會素來都不強調「宗派」信仰。由實際情形而決定採取最適合於當地信徒的教會體制。
由於他們當時認為長老制的組織最適合客家教會,因此便採用了長老制。「長老制」是一個讓平信徒與教牧人員在治理教會方面共同負責的教制,同時也使各地方教會彼此之間能夠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收合作互助的果效。
崇真會的信仰,基本上都與信義宗各教會相同(推崇聖經、因信稱義、看重聖禮),在教會的體制和禮拜儀式上則與信義宗教會有很大的差別,崇真會更加接近改革宗。崇真會的教制是信徒、長老與教牧的結合,有法例為基礎,有不斷修訂的會章,以保持活力,可以說是「長老宗」、「公理宗」的混合體,但其中最重要的乃是持守聖經原則。
以上內容 擷取 基督教台灣崇真會 網站